原创 李银 再担保研究
2017年3月15日上午,北京天气晴好,在美丽的两会蓝之下,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2015年至2017年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担保”出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1次,即2016年提到“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作为担保人觉得提的太少,似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我们也能理解,政府报告起草阶段可能预留了担保行业的工作思路,只是目前担保业没有大事件发生,报告要回应社会热点、重点,要将笔墨放在金融主体上。
梳理2017年政府报告和两会部长讲话,其中涉及金融领域的工作安排也是对担保行业的要求,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担保的发展和监管思路。
融资担保应回归主业
政府报告提到“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说明2017年将引导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担保的政策制定部门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及地方监管部门也将督促担保机构回归主业,具体而言就是回归担保设立的初衷,通过担保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对于有些担保机构在做的保本基金担保、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等业务,政府及监管层的相关表述较少,结合国发[2015]43文的内容,可以看作政府的手是不干预的,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宏观层面认为现阶段服务中小的主渠道仍是银行
咱们做担保的,一直提“融资担保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但国家从宏观层面一看,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0万亿元,这其中的融资担保贷款占比也就略多于1%,现阶段很难将担保定位于解决中小微融资难的“主渠道”。
当然,大家都知道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范围太广,几个亿贷款额度的项目也可以是中小企业贷款,拿担保贷款规模与整个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比“很吃亏”。但另一方面,融资担保行业也没有只服务“小微、三农”,融资担保的“商业化”道路依然在被反复的实践与论证。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整个贷款担保规模与小微、三农贷款规模相比,也显得不公平。
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融资担保在小微、三农贷款中到底占了多大比重,如何证明“关键环节”,始终是个谜。
既然看不清“担保”到底多“关键”,国家的中小扶持资金越来越多的转向股权融资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转向平台建设(双创基地平台建设)也就不足为奇。
农业担保体系的建设,给了我们一些思路,专注农业,着力对从事粮食生产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信贷担保,这里面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就是农担体系支持的细分市场,找准了现阶段农业担保支持的重点是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让这一撮不大不小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经营主体茁长成长,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撒胡椒面似的普遍农业补贴,精准扶持该支持的农业生产者,将担保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了财政资源的精准实施,相应的也更能获得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
因此在中小融资担保领域,除了宣传咱们的政策性外,咱们的业务也应更聚焦、更精准,抓住“准公共产品”的定位,精准服务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小微群体,才能让融资担保这一“关键环节”更加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才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防风险、建体系”是主基调
目前,中央层面主要由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负责政策制定和业务指导,融资担保业的具体监管职权统一归口地方政府。从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工作会议的表述看,2017年监管层会把防风险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稳”字当头,在担保行业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情况下,整体工作上应会延续原有的工作方式,继续推动《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的出台。
另外,在两会上,部长们也发表了一些与担保相关的言论,涉及担保体系建设、税收优惠和农担体系。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记者会回答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的方式时,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配合财政部研究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引导各方面建立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并且推进落实担保公司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和免征增值税政策。”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我们是否有一些金融支持的具体安排”回应记者提问时称,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的担保体系,这个方面农业和财政部每年安排200多亿,今年是第三年,可以安排到600多亿资金,建立一个担保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提供担保。
回顾2010年之后担保行业的发展,给人的感觉是行业变化巨大,从民营担保机构为主变为国有控股机构占主体,特别中央和地方政府转变了对担保行业的态度,认识到了其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更关注和呵护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给予相关扶持政策,肯定了在解决融资难上的积极作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来规范行业发展,做精做强了一批担保机构。
2017年,以两会为起点,融资担保行业不仅要作为缓解“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应从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予以明确——融资担保是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紧跟时代脉搏,让融资担保行业焕发新的活力。